async/await 是 ES7 中引入的语法糖,它彻底改变了 JavaScript 中异步编程的方式。它让我们能够以一种看似同步的方式编写异步代码,极大地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。
然而,凡事皆有两面。当我们享受 async/await 带来的便利时,一个“老朋友”却如影随形,那就是 try...catch。
问题的根源:无处不在的 try...catch
为了捕获 await 后面 Promise 的 reject 状态,我们必须将代码包裹在 try...catch 块中。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例子,比如从服务器获取用户信息:
import { fetchUserById } from './api';
async function displayUser(userId) {
try {
const user = await fetchUserById(userId);
console.log('用户信息:', user.name);
// ... 更多基于 user 的操作
} catch (error) {
console.error('获取用户失败:', error);
// ... 相应的错误处理逻辑,比如显示一个提示
}
}
这段代码本身没有问题,它能正常工作。但问题在于,如果你的业务逻辑稍微复杂一点,比如需要连续请求多个接口,代码就会变成这样:
async function loadPageData(userId) {
try {
const user = await fetchUserById(userId);
console.log('用户信息:', user.name);
try {
const posts = await fetchPostsByUserId(user.id);
console.log('用户文章:', posts);
try {
const comments = await fetchCommentsForPosts(posts[0].id);
console.log('文章评论:', comments);
} catch (commentError) {
console.error('获取评论失败:', commentError);
}
} catch (postError) {
console.error('获取文章失败:', postError);
}
} catch (userError) {
console.error('获取用户失败:', userError);
}
}
看到这些层层嵌套的 try...catch,你是否感到了一丝窒息?这种写法存在几个明显的问题:
- 代码冗余:每个异步操作都需要重复的 try...catch 结构,增加了大量样板代码。
- 可读性差:核心的“快乐路径”(Happy Path)代码被包裹在 try 块中,增加了缩进层次,干扰了正常的阅读流。
- 关注点混合:成功逻辑和失败逻辑紧密地耦合在同一个代码块里,使得函数职责不够单一。
那么,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摆脱这种困境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优雅的解决方案:Go 语言风格的错误处理
我们可以借鉴 Go 语言的错误处理模式。在 Go 中,函数通常会返回两个值:result 和 error。调用者通过检查 error 是否为 nil 来判断操作是否成功。
我们可以将这种思想引入到 JavaScript 的 async/await 中。创建一个辅助函数(我们称之为 to),它接收一个 Promise作为参数,并且永远不会被 reject。相反,它总是 resolve 一个数组,格式为 [error, data]。
- 如果 Promise 成功 resolve,它返回 [null, data]。
- 如果 Promise 失败 reject,它返回 [error, null]。
让我们来实现这个 to 辅助函数。
// utils/promise.ts
/**
* @description 接收一个 Promise,并返回一个元组 [error, data]
* @param {Promise<T>} promise - 要处理的 Promise
* @returns {Promise<[Error | null, T | undefined]>}
*/
export function to<T>(promise: Promise<T>): Promise<[Error | null, T | undefined]> {
return promise
.then<[null, T]>((data: T) => [null, data])
.catch<[Error, undefined]>((err: Error) => [err, undefined]);
}
如果你不使用 TypeScript,纯 JavaScript 版本如下:
// utils/promise.js
export function to(promise) {
return promise
.then(data => [null, data])
.catch(err => [err, undefined]);
}
这个 to 函数非常小巧,但威力巨大。它将 try...catch 的逻辑封装在了内部,向我们暴露了一个统一、扁平的接口。
实践应用:重构我们的代码
现在,让我们用新的 to 函数来重构之前的 displayUser 函数:
import { fetchUserById } from './api';
import { to } from './utils/promise';
async function displayUser(userId) {
const [error, user] = await to(fetchUserById(userId));
if (error || !user) {
console.error('获取用户失败:', error);
// ... 相应的错误处理逻辑
return;
}
// 到这里,代码的"快乐路径"是清晰且扁平的
console.log('用户信息:', user.name);
// ... 更多基于 user 的操作
}
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:
- 没有 try...catch 了! 整个函数体变得非常扁平。
- 错误优先处理:我们首先通过一个 if 语句检查并处理错误(这被称为“卫语句”或 Guard Clause),然后提前返回。
- 可读性极高:处理完错误后,剩下的代码都是成功路径下的核心逻辑,一目了然,不再有任何嵌套。
现在,我们再来挑战那个恐怖的嵌套地狱 loadPageData:
import { to } from './utils/promise';
// ... import APIs
async function loadPageData(userId) {
const [userError, user] = await to(fetchUserById(userId));
if (userError || !user) {
return console.error('获取用户失败:', userError);
}
console.log('用户信息:', user.name);
const [postsError, posts] = await to(fetchPostsByUserId(user.id));
if (postsError || !posts) {
return console.error('获取文章失败:', postsError);
}
console.log('用户文章:', posts);
const [commentsError, comments] = await to(fetchCommentsForPosts(posts[0].id));
if (commentsError || !comments) {
return console.error('获取评论失败:', commentsError);
}
console.log('文章评论:', comments);
}
简直是天壤之别!代码变成了线性的、可预测的流程,每个步骤的错误处理都清晰独立。
新模式的优势总结
- 代码更扁平、更清晰:消除了 try...catch 的嵌套,让核心逻辑处于顶层作用域。
- 减少样板代码:将错误处理逻辑封装在可复用的 to 函数中。
- 强制性的错误处理:解构赋值 const [error, data] 迫使开发者正视 error 的存在,不容易遗漏错误处理。
- 关注点分离:通过卫语句将错误处理逻辑与成功逻辑分离开,代码更易于维护。
配合 Promise.all使用
这个模式在处理多个并发请求时同样表现出色。
async function loadDashboard(userId) {
const [
[userError, userData],
[settingsError, settingsData]
] = await Promise.all([
to(fetchUser(userId)),
to(fetchUserSettings(userId))
]);
if (userError) {
console.error('加载用户数据失败');
// 处理用户错误
}
if (settingsError) {
console.error('加载用户设置失败');
// 处理设置错误
}
// 即使其中一个失败,另一个成功的数据依然可用
if (userData) {
// ...
}
if (settingsData) {
// ...
}
}
使用 Promise.all 配合 to 函数,你可以优雅地处理多个 Promise 并发执行时部分成功、部分失败的场景,而传统的 try...catch 会在任何一个 Promise 失败时直接进入 catch 块,导致所有结果丢失。
try...catch 是 JavaScript 错误处理的基石,我们并非要完全消灭它。实际上,我们的 to 函数内部就使用了它。关键在于,我们应该将它抽象和封装起来,而不是在业务代码中一次又一次地手动编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