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++|从函数内部的执行顺序理解递归的整体顺序

函数执行过程:

1 在主程序中计算每个实际参数值;

2 用实际参数值初始化形式参数;

3 依次执行函数体的每个语句,直到遇见return语句或函数体结束;

4 计算return后面的表达式的值,用表达式的值构造一个临时变量;

5 回到调用函数,用临时变量置换函数调用,继续主程序的执行;

递归函数构成自我调用,直到递归出口条件:

	#include<iostream>
	using namespace std;
	int i=0;//记录递推顺序;
	int j=0;//记录回归调用顺序;
	long fac(int n)
	{ 
		long sum=0;
		++i;
		cout<<"递推:"<<i<<endl;
		if (n == 0) 
			return 1;
		else 
			sum = n * fac(n-1);
		++j;
		//返回的临时值代替函数调用
		cout<<"回归:"<<j<<endl;
		return sum;
	}
	int main()
	{
		cout<<fac(3)<<endl;
		system("pause");
	}
	/*
	递推:1
	递推:2
	递推:3
	递推:4
	回归:1
	回归:2
	回归:3
	6
	*/

递推了4次(自调用前的代码执行了4次),回归3次(基线条件回归,自调用后的代码执行了3次)。

函数调用fac(3),相当于此代码重复了4次:

从以上递推、回归过程可见,递推、回归过程执行函数的代码段是不一样的,递推过程执行自调用函数之前的代码,达到基线回归条件后的第一次回归,直接return一个常量或常量表达式的值(不会再执行return后面的代码),此后的回归过程调用自调用函数之后的代码。

-End-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